26.农村衰败,故乡消失,这是近些年媒体人提出的议题。学者的观察,时评人的关注,使得正在发生巨变的农村,被搬入舆论平台的焦点地带,农村话题时与娱乐话题一起,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搜词,但在这个长达十年的农村话题讨论期内,作家是缺席的。虽然有一种观点认为,作家面向社会发言最好的方式是作品,但也有不少人认为,作家不能仅仅通过写作虚构作品承担社会责任,巴尔扎克、雨果,托尔斯等国外作家,往往会通过行动以及公开演讲等方式,对公共事务和社会问题发意见。
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( )。
A. 农村题材在今天缘何不再吃香
B. 现代舆论话题中作家的边缘化
C. 作家在农村衰败议题中的失语
D. 中外作家应对社会事务的不同
26.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本题考查标题选择。文段前两句提出“农村衰败、故乡消失”这一话题,并指出这一话题受到了社交媒体的关注。接着通过转折词“但”强调在长达十年的农村话题讨论期中,作家是缺席的。尾句通过“有一种观点”“有人认为”等对前文观点进行阐释,即通过国外作家的例子,说明作家可以通过行动等方式对公共事务发表意见。文段是“分—总—分”结构,主要讲的是作家缺席农村话题的讨论。A项,文段明确指出农村话题引起热议,“农村题材不再吃香”不符合文意。B项,文段谈论的是“农村话题”,“现代舆论话题”偷换概念。D项,外国作家是文段所举事例,非重点内容,且文段未对比中外作家的不同。C项“失语”对应重点句的“缺席”。因此,选择C选项。